安科高新院 | 煤矿智能化建设成效斐然,推进有色金属行业智能矿山建设
2021-2022年,安科高新院积极助力煤矿智能化的建设,在四川、山西、陕西、内蒙、新疆、河南、吉林、贵州等地完成全国200多家煤矿的无人值守系统以及矿山综合管控平台的建设。据国家能源局日前举办的新闻发布会消息,初步统计,全国有近400处煤矿正在开展智能化建设,总投资规模超过1000亿元,已完成投资约470亿元,建成智能化采掘工作面687个。“少人巡视,无人操作”智能采煤工作面迈向常态化应用,减人增安提效的效果日益显现,智能化煤矿在去冬今春煤炭安全增产增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煤矿智能化建设成效斐然,有色金属行业智能矿山建设势在必行
为贯彻落实国务院《关于深化“互联网+先进制造业”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》《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》等国家相关政策,按照《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》的总体要求,切实推进有色金属矿山智能升级。
一、建设目标
结合我国有色金属矿山开采环境复杂、安全管理压力大、多元素资源共生等特点,在矿山已有自动化、信息化建设基础上,推进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5G、边缘计算、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在有色金属矿山的应用,建成集资源的数字化管理、面向“矿石流”的智能生产管控、全流程的少人无人化生产、集成化的本质安全管理、基于工业大数据的智能决策于一体的本质安全、资源集约、绿色高效的有色金属智能矿山,促进企业转型升级、高质量发展,全面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。
二、建设原则
坚持因企制宜,注重实效。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实际生产经营情况,充分考虑矿山资源禀赋条件、矿山所处生命周期阶段、工艺装备水平以及信息化建设基础,明确企业智能化建设重点,新建矿山直接进行智能化规划与设计,在产矿山有序推进智能化改造。
坚持整体规划,分步实施。把握智能制造发展方向和重点,从全局、整体层面进行顶层设计,围绕有色金属智能矿山建设主要环节和重点领域,结合矿山自身能力和业务需求等特点,分步实施,有序推进智能矿山建设。
坚持创新引领,数据驱动。积极探索 5G 等新型基础设施在企业生产中的应用,推动新技术与有色矿山的融合创新;基于数据和机理融合驱动的理念,应用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边缘计算等技术提升信息系统学习与认知的能力,利用 AR/VR(增强现实/虚拟现实)等技术形成人机混合增强智能,充分发挥工艺技术人员的智慧与机器智能的各自优势,推动工艺与管理知识的沉淀与复用,支撑企业持续进行技术创新。